开门迎透视幅收分化红 涨窄色上市首日势拆A成成子成趋公司近八加剧
最近一个多月,A拆A接连3起“A拆A”IPO上市案例落地。透视记者梳理发现,成色成自2023年5月中旬至今,近成加剧先后已有友车科技、公司天玛智控、上市首日收窄势西高院等3家上市公司通过分拆实现独立上市。迎开目前来看,门红自2019年12月份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启动以来,涨幅A股市场上已有24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实现IPO独立上市。分化
从母公司来看,A拆A行业领军企业汇聚,透视知名国企云集,成色成不乏千亿元市值龙头。近成加剧部分子公司市场表现良好,公司上市首日“开门红”渐成常态。但从上市以来股价来,总体呈现涨幅收窄、分化加剧的趋势。
国企成分拆上市主力军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从现有的“A拆A”落地案例来看,龙头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分拆旗下子公司独立上市。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24家母公司的总市值达1.25万亿元,平均每家市值达521亿元,其中海康威视、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3家市值均超千亿元。
从公司属性来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体量上,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均占据绝对优势。具体来看,15家国企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697亿元,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为63%与78%。
在工业富联副总经理兼首席法务官解辰阳看来,国企具备分拆上市的天然优势。一方面,部分国企上市较早,存在主业多元、估值偏低的现象,通过分拆上市,有助于其整合主业、重塑估值,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目标,其开展分拆的意愿也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分拆上市的门槛较高,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拆子公司业绩占比等指标,一般上市公司要达成有一定难度,大体量国企更容易满足要求。
尤其在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央企并购重组的形势下,分拆上市逐渐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登陆A股的新途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8家央企控股公司上市,2家(天玛智控、西高院)通过分拆上市,占比25%。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分拆上市,国企可以将其核心资产独立上市,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估值水平,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此外,分拆上市还可以促使国企提高治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分拆上市也有望成为国企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来看,上述15家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分拆子公司中,14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3%。14家累计IPO募资额达338亿元,主要流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细分领域。
自5月份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发声鼓励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国企通过分拆上市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进而在新兴产业中做强做大,有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北京数规科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治衡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往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分拆上市可以使这些优质资产独立运作,更加灵活、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通过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市场资源,国企在分拆上市后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创新和竞争优势,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上市“开门红”渐成常态
中长期总体涨幅收窄
通常来说,分拆子公司往往是母公司最优质的资产之一,普遍受到投资者青睐,近八成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迎来“开门红”。
Wind数据显示,从上市首日股价涨跌幅来看,24家子公司中,19家实现股价上涨,占比79%,5家下跌;24家的日均涨幅约87%,6家涨幅超100%,1家跌幅近30%。
解辰阳认为,这些子公司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资产质量相对优质,有较强的独立可持续经营能力;二是所属板块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原体系有更高的估值倍数;三是规范性较强,证券虚假陈述风险可控;四是管理链条与激励机制有一定优化,管理层有更强的积极性。
但从上市以来的情况来看,这些子公司呈现出涨幅收窄、分化明显的特征。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相较于发行价,24家子公司中,16家实现上涨,占比约67%,8家下跌;24家平均上涨44%,较上市首日涨幅明显收窄。其中,3家涨幅超100%,同时也有3家跌幅超过40%,分化加剧。
解辰阳分析道,由于实施注册制的板块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分拆子公司上市首日涨幅高符合正常市场预期。随着近年来大盘整体震荡,市场回归理性,大部分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也明显跑赢大盘。
陈治衡表示,这些子公司的市场表现分化,主要是由业绩和基本面差异所驱动。当前,投资者正走向成熟,对于盈利能力不高、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企业具有判断能力,从而用脚投票,也会造成一些企业股价低迷的情况。总体上看,分拆上市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这些公司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风险分散。通过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中进行投资,投资者可以降低个别公司风险,并有机会从多个行业或领域中获得收益,也需承担相应风险。
(记者 邢 萌)
标签:开门红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休闲)
-
扭亏为盈,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二成,今年营收目标805亿元
摘要:4月29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600150.SH)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85.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个多月前,我在天天鉴宝平台上花2万多元买的翡翠,平台既不发货也不退款,现在连APP都登不上了。”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天天鉴宝”文玩竞拍平台遭遇消费维权难问题。《中国消费者报》就 ...[详细]
-
报道追踪 | 吉林省跆协:选择正规跆拳道训练机构 避免上当受骗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针对吉林省梅河口市百屹跆拳道馆向学员颁发非法社会组织中国泰山北斗联盟)的跆拳道证书一事详见《中国消费者报》6月23日1版《“百屹”颁发非法组织的跆拳道证书》),记者获悉, ...[详细]
-
四部门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 ...[详细]
-
年报季大考结束!监管层“长牙带刺”,多家公司因财务不达标遭风险警示
摘要:27家上市公司将于5月6日五一后首个交易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谢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司宇萌)据“工信微报”消息,工信部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部分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立即组织核查,并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 ...[详细]
-
新华社8月10日电围绕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近期将认真组织做好市场巡查和监测,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市场监管部门将以生产企业、高端酒店饭店、电商平台为重点开展监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此前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快递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和现象进行点评。未保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王小月)1月8日,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会议指出,2024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930亿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根据此前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9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络游戏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不公平地 ...[详细]